一桩发生在达拉特旗恩格贝镇柳子村长达多年的土地纠纷,在恩格贝司法所连续3年的不懈努力下成功调解。
多年来,春耕都是家住柳子村的郭某和罗某最发愁的事,不是没钱买化肥、也不是没钱买子种,两户人家相连的那快土地的归属权一直没有敲定,年年你种我毁,我种你毁,别人家4月开种,两家人总要折腾的精疲力尽才能在司法所、村干部的调解下,勉强在5月底下种。说起这件烦心事的起因,还要从1998年说起,当时二轮土地承包,郭某、罗某、李某、段某四户村民共分到土地70多亩,涉及部分水洼地,当年分到的那些水洼地,如今水落地出罗某、李某抢先开垦耕种,矛盾也就此展开,这块地到底属于谁?四户人家互不相让。
为了在春耕前切实解决四户人家的这块“心病”,恩格贝司法所所长樊国俊操碎了心。三年来,多次深入田间地头,多次达成协议,双方又多次反悔。如今村里建成了村级法律服务工作室,他将当事人双方和村“两委”、包村干部、调委会成员都邀请到这里来集体协商。协商过程中双方大吵大闹、言辞激烈互不相让,调解人员对双方当事人讲事实摆道理,村干部、调委会也从中周旋,经过反复多次的协商,终于找到了双方认可的结合点,罗某和李某退给郭某、段某各三亩土地,司法所在所有人的监督下组织当场丈量确定了地界,事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。
达拉特旗村级法律服务工作室的建成,使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“零距离”地享受到便捷、高效、专业的法律服务,可以说村级法律服务工作室既是乡镇和谐稳定的“减压阀”,也是乡村经济发展的“助推器”,真正起到了为政府排忧,为百姓解难的功效。
上一篇: 乌审旗司法局无定河司法所成功平息一起地界纠纷
下一篇:东胜区司法局到法院开展诉前人民调解专项调研